• 欢迎访问点击新重庆网,收藏我们请《Ctrl+D》!

藏在陶家镇街巷里的30年烟火 华宾酒楼的美味传奇

2025-06-25 来源:未知 发布:点击新重庆

藏在陶家镇街巷里的30年烟火 华宾酒楼的美味传奇

 

点击新重庆6月25日(常伟)以前的陶家镇,曾因交通不便,仿佛是被时光遗忘的角落,与主城有着遥远的距离感。如今,快捷交通如灵动的丝线,悄然拉近了它与繁华的距离,也让藏在小镇街巷里的美味得以绽放光彩。其中,“华宾酒楼”成为区域的地标,在岁月的长巷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,成为无数食客心中的美食地。

故事,要从30多年前说起。老板邓华生,成家后便来到了陶家镇,那时,他的老丈人经营的“再来食店”已在老街上声名远扬。1994年,老人家退休,邓华生夫妇接过了这份承载着美味与回忆的事业,并将店名改为“华宾酒楼”。谁能想到,看似平凡,坐落于小镇老街的酒楼,一经营就是30余载,他们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。

走进华宾酒楼,扑面而来的是浓郁市井烟火气。斑驳的墙面,略显陈旧的桌椅,还有那热情招呼的老板娘,无一不透露着老街巷的质朴与亲切。在“华滨”,没有华丽的装修,没有精致摆盘,却有着最纯粹的美味和最温暖的人情味。顾客围坐在一起,谈天说地,推杯换盏,觥筹交错间,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酒楼,构成了一幅鲜活生动的市井生活画卷。

邓华生,年近六旬的老板,身形精瘦干练,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英气。鲜有人知,他从小便是习武之人,专攻散打格斗,冬练三九、夏练三伏,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和坚韧不拔的意志。或许有人会好奇,炒菜和练武,又有什么关联呢?邓华生笑着说:“习武和炒菜一样,都得把基本功打牢。”正是秉持着这样的信念,初入餐饮行业的他,甘愿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。切菜、配菜、担水,抹屋、扫地、炒菜,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,一丝不苟。

曾经学武时站桩、站马步的经历,让他在灶台前一站就是数小时也能稳如泰山,专注于每一道菜品的烹饪,将武术中的执着与韧劲融入到了烹饪之中。

华宾酒楼,能够30多年经久不衰,靠的不仅是老板的匠心,更在于那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。没有花哨的烹饪技巧,却有着最纯正的家常味道,每一口都能勾起食客心底对家的思念。而这背后,是邓华生对食材近乎苛刻的坚持。

招牌菜:土鳝鱼,非正宗的土货,绝不上桌,没有就宁愿不卖;老鹅汤选用的老鹅,都是专程从贵州山区定点收购而来;鳝鱼,必定是田间地头的土货;肉质糯弹,肉质厚实。盐排骨,也是选用土猪,自己制作,肉香四溢,咸香可口。正是这种对食材品质的严格把控,才成就了菜品的绝佳口感,也赢得了食客们的一致认可。

如今,华宾酒楼的名声,早已不局限于陶家镇。不少主城的食客,甘愿驱车数十里,只为品尝一口这里的美味。他们说,“华宾”的菜,吃的是味道,更是一种情怀,一种市井烟火气带来的满足感。而客人口口相传的好口碑,便是华宾酒楼30多年来,屹立不倒的开店之本。在岁月的流转中,他早已不仅仅是一家餐馆,更成为了陶家镇老街巷里,最温暖、最鲜活的记忆。

30年老店情怀 真材实料

 

导航:华宾酒楼(陶家中学 即到)
地址:九龙坡区陶家镇陶家中学旁

 

责 编:久 禾